为进一步扎实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实事,桐城市法律援助中心坚持优化便民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应援尽援让困难群众享用法律服务资源。截至10月底,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50件,其中民事案件432件,刑事案件273件,其他非诉案件45件,接待来电来访咨询3300人次,已办结案件数为650件,办案进度为93%,结案率为87%,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约或取得利益约1700万元。
一是营造浓厚氛围。市法援中心提前谋划,积极开展各类“法援惠民”系列品牌活动。联合兴元社区开展“法律援助暖民心”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讲解法律援助政策;赴龙腾第一小学采取互动问答的方式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内容,解读六个方面保护的主要规定,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联合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住建局、总工会等多家单位在孔城镇桐心家园建筑工地,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专项维权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三周年普法宣传,现场解答法律咨询,受理法律援助申请。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法律援助宣传活动35余次,发放《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指南》《农民维权知识手册》《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等宣传单页和印有“法律援助惠民生”字样的宣传围裙、无纺布袋等宣传品5000余份。
二是打造便民服务。构建覆盖城乡、普惠均等的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市14个镇(街)均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工作站,224个村(居)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组建村(居)法律服务微信群226个,就近受理咨询、申请事项;为农民工,残障人士、未成年人、军人军属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当日受理、当日指派;对于进城务工人员讨薪、工伤等事由免审经济状况;为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老年人提供电话预约、上门办理等便民服务。
三是开通“点单”式服务。充分发挥“12348”安徽法网“淘宝式”点餐订单服务、安徽政务服务网、皖事通“指尖”办理等平台功能,在线为有需求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12348安徽法网共开通店铺260家,上架法律服务产品962件,实现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各类别公共法律服务集中进驻,完成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
四是强化质量监管。市法律援助中心严把质量关口,卷宗审查建立初审、终审制度;开展“案件质量同行评估”,严格对照《安庆市民事/行政/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逐项打分,强化案件质量监管;完善修订《桐城市法律援助经费管理办法》,严格实行卷宗质量、办案效果与补贴相挂钩机制;
五是提升群众满意度。市法律援助中心对受理的案件实行全流程跟踪监管,落实一案一回访、随机旁听庭审等监管措施,倒逼承办人员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对已办结案件做到100%回访,切实提升受援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周继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