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怀宁县司法局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加大农民工维权服务力度,三举措聚焦农民工烦“薪”“酬”事。截止日前,县法援中心共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78件,接待农民工线上线下法律咨询260余人次,挽回农民工各类经济损失200余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工烦“薪”“酬”事。
一是快速反应,主动作为。随着农民工欠薪问题进入易发多发期,怀宁县司法局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召开根治农民工欠薪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做好农民工权益宣传、权利维护和法律援助等工作,同时要精准把握上级要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并与各单位形成合力,集中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元月份伊始,县司法局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难,安排分管领导及中心工作人员前往县根治欠薪领导小组处集中办公,深入劳动监察投诉接待窗口,“零距离”接访农民工投诉拖欠工资问题,帮助农民工“出谋划策”,引导依法维权。强化与劳动监察、工会、妇联、仲裁委、诉调中心、法院、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发挥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的优势,对相关部门提供的农民工欠薪线索,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同时以“鼓励和解、强化调解、依法仲裁、衔接诉讼”为援助原则,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讨薪案件能调则调,注重办案实效,降低维权成本,进一步提升援助效率。
二是民生品牌,广泛宣传。县司法局、县人社局联合印发“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民工专项维权活动,要求各乡镇司法所、劳动监察执法中队结合疫情防控需求,深入农民工集中的街道、园区、村落及建筑工地、车站等场所,宣讲劳动法律政策、传授依法维权知识,发放《法律援助法》、《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手册》、《保障农民工支付条例》等宣传材料。线上在公众微信号开辟专栏,定期推送农民工维权知识系列问答、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政策等内容,并转发至普法微信群、法律援助联络群等线上渠道,充分发挥网络渠道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进一步提升“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品牌知晓率,营造“关爱农民工 法援在行动”的氛围。
三是优质服务,便民暖民。全面推行法律援助标准化便民服务,加强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全程跟踪、重点督办。畅通绿色通道,对涉及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于经济困难审查,提供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优质服务,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审查、当天指派承办人。积极落实值班律师制度,中心每天安排一名律师值班“坐诊”,接待农民工来访、来电咨询,指导农民工依法收集信息、妥善固定证据,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引导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合理表达诉求。跟踪督导讨薪案件,通过督促办理、回访受援人、动态调整办案补贴等方式,倒逼承办人提升办案质量,最大化的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