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提升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群众知晓度、满意度和品牌影响力。2020年5月下旬以来,桐城市司法局积极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品牌建设活动。
一是畅通维权绿色通道。在法律援助服务大厅及法律援助援助工作站,设置残疾窗口,对残疾人前来寻求法律服务,优先接待、优先解答、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指派律师上门提供法律服务。截止目前,我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32件,解答残疾人法律咨询280人次。
二是开展上门走访服务。市司法局、市残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律援助品牌建设活动的通知》,密切协作,实现残疾人信息共享,发挥各镇(街)法援工作站、镇(街)残联贴近群众的优势,实地上门摸底,宣传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政策,分类梳理残疾人法律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其解决土地流转、人身损害赔偿、赡养纠纷、婚姻家庭等法律问题,降低残疾人诉讼成本,共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三是加大惠民政策宣传。利用电视新闻、网络媒体、微信朋友圈、户外滚动大屏以及设立法援咨询台、开展法治讲座、入户走访,发放《法律援助服务指南》等宣传手册,多渠道向残疾人宣传法律援助惠民政策,提高残疾人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在全市营造助残、护残的良好氛围。
四是加强与公检法协作。加强与公检法机关的沟通协作,针对残疾人犯罪案件,办案机关加大对刑事法律援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时帮助残疾人转交法律援助申请,市法援中心优先安排值班律师在各个阶段为盲、聋、哑等残疾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优先指派律师为残疾人提供辩护,充分保障残疾人的人权。(汪仁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