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暨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推进会在合肥召开,安庆市司法局在大会上作实施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经验交流发言。
此次会议,全省有五个市司法局作大会发言,其中,合肥市围绕司法鉴定、宿州市围绕仲裁、蚌埠市围绕公共法律服务、六安市围绕公证、安庆市围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等工作分别作交流发言。我市是在全省会议上唯一一个围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进行发言的地市。
近年来,安庆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司法厅、市民生办的部署要求,以“三大平台”为载体,以“增强城乡困难群体获得感”为着力点,把“扶贫助弱、保障民生、维护正义”作为工作宗旨,初步形成了“机制完善、管控规范、服务高效、质量提升、品牌彰显”的工作格局。
一是建立健全机制,加强项目过程管控调度。2019年提请市政府调整了法律援助对象经济困难标准,扩大了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建立“日监控、周调度、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工作机制、局领导在法律援助中心带班工作制度、与公检法机关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法律援助信息案例宣传考核办法、第三方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法援资金监管机制、法律援助与精准脱贫攻坚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等领导责任机制、监管调度机制和督查督办机制,切实提高项目管控力度,落实好各项管控职责,不断推进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项目提质增效。
二是严格监督管理,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加大对案前、案中和案后的管理,规范法律援助工作流程,实现每个法律援助案件在信息化系统与纸质档案管理环节同步,内容完整。制定出台《安庆市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和《安庆市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推行办案质量与办案补贴挂钩的差别化案件补贴制度。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检(评)查、同行评估、法律援助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健全刑事案件法援律师辩护工作机制,推进刑事法律援助律师辩护全覆盖。综合运用旁听庭审、回访受援人、征询办案机关意见等方式,全面掌握律师办理案件质量情况,督促律师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当事人的满意。
三是完善服务措施,打造法律援助特色品牌。加强“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建设,开展针对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法律援助专项行动。安排律师在便民窗口和工作站值班,解答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推进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建设。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申请手续,对于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等困难群众进一步降低门槛,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手续时,贯彻“四个当天”原则。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全市开展“法律援助惠民直通车”行动,有需求的群众可通过“12348安徽法网”“安庆法律援助网”和安徽省“12348”法律服务热线进行咨询申请。受援人可自主选择律师进行“点援制”。同时还创新宣传方式,运用“两微一端”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加强法援民生工程政策宣传,扩大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治日报、安徽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和网站都对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