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庆市司法局从查找问题、监管调度、优化服务入手,积极提高法律援助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服务水平的整体跃升,使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项目真正成为便民惠民的民生工程。
一是精准调度,补齐民生工程实施中的短板弱项。通过建立“日监控、周调度、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工作机制、与公检法机关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法律援助助力脱贫攻坚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有力加强项目过程的管控调度。今年来,安庆市司法局、市法律援助中心重点强化调度工作的整改环节,下发整改通知书,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采取书面通报问题具体到县(市)区司法局主要负责人,压实主体责任,跟踪督促各地完成整改,实现对县(市)区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项目的精准有力调度。今年以来整改了10个方面的问题,彻底改正了以往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改的现状。
二是强化培训,努力提高法援案件承办人的业务技能。为解决10个县(市)区法律援助机构人员和案件承办人业务水平缺乏的实际情况,通过以会代训、以干代训、举办培训班、同行评估、旁听庭审的方式进行业务技能学习培训。针对少数地方人员变动业务不熟悉的情况,市中心通过现场“一对一”教授指导案件信息化录入、指派、归档等环节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大家在工作实践中业务水平的提高,实现了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的转变,增强了有序推进法援民生工程实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是加强监管,提升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案件质量。加大对案前、案中和案后的管理,规范法律援助的工作流程,制定安庆市法律援助案件上传和结案案卷中必备材料清单和安庆市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统一卷内各项格式文书,提升案件归档的工作效率和规范化水平。针对少数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存在敷衍塞责、虎头蛇尾、拖拖拉拉等问题,以及部分法援中心监管缺乏手段的问题,安庆市司法局、市法援中心明确各法援机构的管理权限,落实各法援中心主任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少数律师不遵守法援案件质量标准和不服从法援机构管理规定的,经法援机构沟通无效的,市法援中心上报市局律管科帮助协调解决律师监管难题,对个别表现不好的律师在年底执业考核时建议评定为不合格,取消其执业资格。
四是打造品牌,及时为困难群体提供有效法律援助。今年来,安庆市司法局、市法援中心积极组织指导县(市)区司法局、法援机构打造法律援助特色品牌,形成有各自的工作亮点。持续推进法律援助惠民“直通车”、扶贫奔小康、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等法律援助品牌建设活动,开通“法律援助便民绿色通道”,妥善处理疫情期间劳动者因欠薪、企业因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等引发的劳动合同纠纷,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程序,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切实提升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群众知晓率和满意率,形成有影响力的法律援助品牌。2019年3月7日中午12点35分,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栏目对我市潜山法律援助中心为134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提供法律援助案进行了宣传报道;在今年疫情期间,安庆市太湖县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工伤死亡赔偿提供法律援助案,入选司法部于3月24日发布的第一批全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公共法律服务十大典型案例,3月2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进行了采访报道,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好评。
(FJH)